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>护理园地>中医护理>

骨一科优势病种护理常规 腰腿痛(腰椎间盘突出症)

时间:2016-01-11 09:55:19    浏览量:519次

    腰腿痛中医认为因外伤、劳损,致肾气不足、筋脉失养,同时感受风、寒、湿、热之邪,流注气血、经络,脏腑功能的失调致使经络困阻,气滞血瘀,不通则痛,导致椎间盘组织退化,或纤维环破裂,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。常发生于青壮年。常见证型有寒湿痹阻、湿热痹阻、气滞血瘀、肾阳虚衰。属西医学中“腰椎间盘突出症”范畴。
    【临床表现】
腰痛伴下肢放射痛、麻木、马尾神经功能障碍症状。跛行步态、腰椎侧弯畸形、活动受限腰椎旁压痛和叩击痛、直腿抬高试验阳性,后期发生肌力减弱和肌萎缩。
【临证护理】
(一)一般护理
(1)嘱患者卧硬板床休息,勿久行久坐。急性期**卧床,恢复期下床活动时可戴腰围,尽可能减少腰部损伤。
(2)做好腰部、腿部保暖,防止受凉。
(3)腰部予神灯照射、针灸、按摩、拔火罐等治疗,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达到通络止痛的目的。
(4)指导患者在床上练习踝泵运动、直腿抬高等功能锻炼,指导患者进行“五点式”、“三点式”或双下肢踩单车式功能锻炼,以加强腰背肌功能,增强脊柱稳定性。  
(二)腰椎微创手术护理
(1)术前2天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及俯卧位训练;对于吸烟者劝其戒烟,预防感冒;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、咳嗽和排痰的方法
(2)术前备皮范围:上界平腋窝,下界至臀下皱裂,两侧至腋中线。
(3)手术后护理
1)术后妥善安置患者,卧床3-5天,术后当日指导患者进行足趾、踝泵等主动活动,促进血液循环,术后第一天练习双下肢直腿抬高训练,术后第三天戴腰围下床活动,术后第四天练习腰背肌功能锻炼,循序渐进指导患者进行五点支撑及飞燕式等功能锻炼。
2)注意患者双下肢感觉、运动、肌力等神经功能的变化。
(三)辨证施护
1.寒湿痹阻  腰腿部冷痛重着,转侧不利,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,遇寒痛增,得热则减,伴下肢活动受限。
(1)注意保暖,勿让腰腿部受凉,居住的地方要干爽。    
(2)可用四子散热敷腰腿痛部位。
2.湿热痹阻  腰筋腿痛,痛处伴有热感,或见肢节**,活动受限。
(1)局部忌用温热疗法。
(2)指导患者做深呼吸、踝泵运动、直腿抬高等功能锻炼。
3.气滞血瘀  腰腿痛剧烈,痛有定处,腰部僵硬,俯仰活动艰难。
(1)外敷消肿止痛膏,以活血化瘀。
(2)卧床休息,患部注意保暖。
(3)指导踝泵运动、直腿抬高、三点支撑、五点支撑的功能锻炼。
4.肝肾亏虚  腰腿痛缠绵日久,反复发作,乏力,劳则加重,卧则减轻。
(1)注意卧床休息,避免过劳,按摩腰腿痛部位。
(2)注意保暖,天气冷时及时添加衣服,必要时用四子散敷腰部及四肢。
(3)心烦不寐者,睡前可适当饮热牛奶或热水泡足。
【饮食护理】
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和辨证分型科学指导饮食
(1)寒湿阻络  饮食宜温经散寒、祛湿通络之品,如砂仁、羊肉、山药、大枣、红糖、红小豆,食疗方如:红枣煲羊肉、肉桂瘦肉汤、红枣山药粥等,忌生冷瓜果、冷饮等凉性食物。
(2)湿热痹阻  饮食宜健脾祛湿、活血通络之品,如丝瓜、冬瓜、赤小豆、玉米须等,食疗方如:丝瓜瘦肉汤、茯苓牛膝煲排骨、薏苡仁粥,忌辛热燥辣之品。
(3)气滞血瘀  饮食宜活血祛瘀、行气止痛之品,如黑木耳、金针菇、桃仁等,食疗方如:三七瘦肉汤、桃仁粥等。
(4)肾阳虚衰  饮食宜补益肝肾,食品如:枸杞子、芝麻、黑豆、鸭肉、鹅肉、甲鱼等,食疗方如:山药芝麻糊、干姜煲羊肉等。
【中医特色治疗护理】
(1) 中药内服:寒湿症者宜采用温热服,热痹症者宜采用温凉服。
(2) 中药溻渍:寒湿症者温度宜40-43摄氏度,温热症者温度宜38-40摄氏度,根据个人耐受程度随时调整温度,避免烫伤。
(3) 硬膏贴敷根据患者部位选择贴敷膏药。
临床常用治疗:中频、低频,磁疗,偏振光,牵引、穴位贴敷、中药熏洗等。
【健康指导】
(1)急性期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,下床活动时戴腰围,尽量不弯腰提重物。
(2)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长、恢复慢,鼓励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。
(3)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,要持之以恒。主要锻炼方法有:卧床直腿抬高,交叉蹬腿及五点支撑、飞燕式的腰背肌功能锻炼。
1)飞燕式锻炼:患者俯卧位,双下肢伸直,两手贴在身体两旁,下半身不动,抬头时上半身向后背伸,每日3组,每组做10次。逐渐增加为抬头上半身后伸与双下肢直腿后伸同时进行。腰部尽量背伸形似飞燕,每日5-10组,每组20次。
2)五点支撑锻炼:患者取卧位,以双手叉腰作支撑点,两腿半屈膝90°,脚掌置于床上,以头后部及双肘支撑上半身,双脚支撑下半身,成半拱桥形,当挺起躯干架桥时,膝部稍向两旁分开,速度由慢而快,每日3-5组,每组10-20次。适应后增加至每日10-20组,每组30-50次。以锻炼腰、背、腹部肌肉力量。
(4)术后1个月、3个月、半年及1年进行复查。